人工構建毒性強大的冠狀病毒變異種是一種犯罪行為還是英雄行為?

作者:乔学婴
时间:2020年2月15日

在2015年,12位美国科学家,2位中国科学家和一位瑞士科学家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宣称他们在实验室里构建了一个新的冠状病毒。这株新的病毒是由两个病毒的基因嵌合在一起的一个变异体。科学家把一个从蝙蝠中来的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基因,也就是所谓的S蛋白基因,在实验室里人为地与SARS病毒的母体嵌合,这么合成出来的一个冠状病毒的变种能够让针对原来的SARS病毒所研发、生产出来的抗体或疫苗全部失效。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怪物出现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现在问题来了,研究这么个怪物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它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坏处呢?究竟这种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还是英雄行为?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对冠状病毒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冠状病毒最初是在1965年被发现的。在2003年之前,科学家知道存在于人类的冠状病毒有4种,它们引起的症状只是感冒发烧,基本上都可以自己痊愈。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

对这类病毒的错误知识愚弄了科学家和医生将近40年,直到这类病毒在2003年于广东引发了死亡率达10%的SARS,和在2012年于中东引发了死亡率达35%的MERS,这才使得科学家们开始对这个病毒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

一方面,由于几大部分有关探索病毒源头的研究都指向蝙蝠,他们进入神秘的蝙蝠世界,把蝙蝠所携带的超过500种五花八门的冠状病毒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试图了解这些病毒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威胁。另一方面,他们对SARS和MERS冠状病毒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研发了对付这些病毒的抗体,疫苗和药物,以便在它们再次入侵的时候可以进行有效的对抗。

可是,病毒会傻乎乎地就这么简单地卷土重来吗?不会的!病毒非常狡猾,它不会傻乎乎地就这么简单地卷土重来的。它往往会在外面流窜的时候不断地改变自己。等到它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了,准备好的疫苗、抗体、甚至药物都可能会失效。

在这种背景下,有些科学家希望赶在病毒回来之前,预先模拟可能的病毒改变方式,以便可以作出预先判断和预先防治。

上面提到的文章的作者们就是在实验室中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模拟了在大自然中有可能发生的所谓“基因漂移”现象,把蝙蝠冠状病毒中S-蛋白基因嵌入了SARS基因组,把以后在自然界中这种有可能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肯定的方式带到了当今的社会。那么这个病毒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冠状病毒是一个球的形状,外面有一层膜,在膜的上面有许多刺突,也就是所谓的S蛋白。这些刺突长在病毒的最外层,是首当其冲地与人体免疫细胞过招的部位。人体的免疫细胞或抗体就是通过识别这些刺突来攻击和控制这些病毒的。而病毒也正是通过改变这些刺突来躲避人体的免疫细胞或抗体的攻击。

这些病毒的刺突有些什么作用呢?这些病毒的刺突是一个开启人体细胞大门的一个钥匙。

文章的作者们在实验室里成功地把蝙蝠冠状病毒的把作为刺突的S-蛋白基因嵌入了SARS基因组,替换了SARS冠状病毒的S-蛋白,这就等于是把蝙蝠冠状病毒的钥匙替换到了SARS冠状病毒之中,让SARS冠状病毒有了那个蝙蝠冠状病毒的钥匙。同时,这个替换还使得新的病毒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外貌。所以,这个新的病毒具有SARS病毒的内在,也有蝙蝠病毒的外在。经过进一步的实体试验,发现这个新的怪物居然可以开启人体细胞的大门,说明这个钥匙原来的主人,那个蝙蝠的冠状病毒也可以侵入人类,事实上,应该还不止那一个,因为极大部分病毒还没有被测试过,别忘了,科学家从山洞里带回实验室的冠状病毒超过500种啊。另外,经过测试发现这个病毒也的确可以让过去那些针对原来的SARS病毒研制的疫苗所激发的机体免疫力全部投降,也让针对原来的SARS病毒所研发、生产出来的抗体全部失效。如果这个病毒从实验室流入人类社会,或在将来在自然界中自然发生再回到人间,SARS疫情的重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更为严重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们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做出了现在还没有在自然界发生,但将来可能会在自然界发生的事件。这篇文章的目的显然在提醒世人,这种跨物种的相同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变化会在自然界中发生。如果一旦发生,我们为抵抗SARS病毒再次肆虐而准备的所有疫苗和抗体将全部失效,新的SARS病毒又会再一次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就是说,SARS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

这篇文章还提醒了世人,蝙蝠中还有许多未知的冠状病毒手中捏着能开启人类细胞大门的钥匙。它们时时刻刻都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而我们对这些躲在黑暗处的病毒一无所知。

他们提出,如果人类可以收集这些病毒并加以研究,就可以帮助预先判断哪些病毒可以攻击人类,并可以据此做出预先的准备措施以减轻未来可能发生的灾祸。

这篇文章的观点的确意义重大,证据也非常扎实而有说服力。在支持者眼里,这些科学家对预防灾祸的贡献巨大,他们的工作是可以拯救大量生命的,也是可以阻止大量经济损失的。而且,这些科学家的工作又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他们应该是站在第一线的抗灾勇士和英雄。

可是,反对者不是这样理解的。在反对者眼里,对病原体进行基因修改来增加它的毒性并加以研究是一个危险的行为,其害处大过与虎谋皮。与虎谋皮一旦失败,是几条人命的代价。而实验室事故一旦发生,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他们认为,把那些几十,甚至几百年后还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自然界事件提前的地、肯定地带到这个当今这个世界来,害处绝对大于好处。无论如何防护,事故总会发生的,连核事故都会发生,还有什么不可以发生?

另外,还有人担心一旦科研成果被坏人利用,同样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就如核武器一样。也像当初诺贝尔发明威力巨大的特殊火药一样。它可以被用来开山劈路,推动工业飞速发展,它也可以被用于战争,屠杀成千上万人口。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我可以断定,一定是有些人说利大于弊,而有些人说弊大于利。这就是这个社会。这很正常。

虽然这些人认为这样的试验必须停下来,但他们并不否认这些科学家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崇高的。但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样的试验,这样的行为,是反人类的,是犯罪行为。他们认为,按照正常人的行为,科学是要把病毒的毒性去掉,即使去不掉也要把它的毒性减轻,这才是正道。如果你是反着做的,把病毒的毒性加强,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都是反人类的,都是犯罪的行为。这个观点也合理啊。

那么,遇到不同的观点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科学家利用人类胚胎做试验的例子。

在实验室里利用人的胚胎做科学研究也是有两派不同的、对立的声音。支持者认为这些研究可以帮助人类对抗疾病。而反对者认为人类胚胎也是一条人的生命,为了挽救一些人的生命而去残害另一些人的生命是反人类的,是犯罪的行为。两种意见都有道理。结果怎样?结果是把这两种意见提交社会大众一起讨论,一起辩论,最后定出的规定是作为研究用的人类胚胎只能在发育后的28天内被用作研究,在28天之前必须销毁。所以大家都按照这个规定去做,争议就小很多。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堕胎、同性恋婚姻等等,都有讨论的结果。

所以,有关该不该人工构建自然界不存在的、毒性强大的冠状病毒变种来做研究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把所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都亮出来让社会大众充分讨论。最后达成一个共识,达成一个规定。那该有多好,大家按照规定去做就行了。

一旦有了规定,那么这些试验要不要做,这些行为是英雄行为还是犯罪行为就有一把尺可以衡量了。